眼角开的对,眼睛大两倍

2017-3-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想要让眼睛变大,除了割双眼皮,不少人还需要开眼角手术的配合!

不过,很多人都听过开眼角有开内眼角和开外眼角,可是并不清楚自己的眼部形态适合这两种手术的哪一种?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样的眼睛最理想。

一般而言,人的眼睛是分为白眼球,黑眼球,及内眼角部位红色的组织,而最理想的眼睛是能看到内眼角部位约50-80%红色的组织。

哪些情况需要开内眼角

严重的内眦赘皮

严重的内眦赘皮,到了上图的二级、三级的时候(注意眼角的变化),建议开内眼角。

眼距宽

如果两个眼睛之间距离太宽,像牛郎织女般隔了一个银河,那开个内眼角就会更好看。

治疗方法:保持眉间的距离,去除内眦赘皮,把内眼角的方向往上提,跟已有的切开方式不同,根据下眼皮的线来精确地切开,因此几乎没有疤痕。

治疗效果:拉近眼距,面部显均衡;眼睛长度变长;改善内眼角部位皱纹多的情况。

哪些情况需要开外眼角吊梢眼

外眼角比内眼角高,这就叫吊梢眼。看起来面相很凌厉,不温柔!像是一个反过来的八。

眼距窄

两个眼睛的距离太近,看起来面部太紧凑,眼角和太阳穴又隔了差不多一百条街的距离,这个就比较适合开外眼角手术。

三角眼

三角眼一般是由皮肤松弛等原因造成的。它不仅不美观,而且还会影响视力,严重时看东西或跟别人说话时,要努力睁大双眼,十分费劲和不舒服!

治疗方法:使眼睛水平得以延长,解决眼裂狭小的问题。切开外眼角后通过剥离皮肤和结膜支配位置的方法来手术。切开外眼角后切除粘膜,防止术后发生粘连的情况。

治疗效果:使眼裂增大,显得眼睛更长,改善双眼的形态,使眼睛富有神采,改变呆板木讷的形象。

眼角开得对,眼睛大两倍!想放大双眼的妹子,赶紧对照一下吧!

姓名:郝立君

学历: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整形美容外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中心主任

出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早8:00-下午4:20

学术地位: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创抗衰老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医学美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整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药学会皮肤美容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互联网医美分会副会长;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国家自然基金评委;

省科技评审专家库成员;

省高级技术职称评审专家;

省、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省、市公安局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国家再生性生物材料科研基地整形美容领域首席研究员。

个人专长及专业特色:

主要从事再生生物材料在整形美容领域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及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现已从事整形美容专业26余年,成功完成各种整形美容手术四万余例,在乳房整形、再生型生物膜片乳房上提悬吊、个性化内窥镜隆乳,面部轮廓整形,各种颜面除皱术、再生型生物膜片面部悬吊除皱,眼部整形、隆鼻、隆下颏、改脸型及脂肪游离移植充填整形、面部年轻化、玻尿酸等注射除皱及Botox除皱、瘦脸、瘦小腿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技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满意的手术效果,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主要从事再生型生物材料、脂肪干细胞在整形美容领域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及病理性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生8名。

荣誉:

已发表论文余篇,参编著作五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一项,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十二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教委留学归国人员课题1项,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年获黑龙江省十大海外青年学人回国创业之星荣誉称号。年6月成为黑龙江省最年轻的整形美容外科博士生导师。年荣获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设立的业行业最高奖首届“信晟杯”美容与整形医师奖及全国“十佳美容与整形医师奖”。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优秀医师行业最高奖。

哈医大一院整形美容中心

为您传递安全整形理念,

为您的美丽健康保驾护航!

:-

: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号

:地铁1号线

:6路,13路,14路,57路,73路,74路,78路,89路,路,路,路。









































盖博士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地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allyfashion.com/yzcs/3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