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仙桃好人榜rdquo出
2021-1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能不能治疗白癫病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205/4769861.html
学习好人故事
传承榜样力量
他们用平凡的举动
温暖人心传递善意
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年1—4月“仙桃好人榜”
今日揭晓
一起来认识这些“仙桃好人”吧!
孝老爱亲
马再容
胡场镇韦台村妇女主任。年,婆婆因高血压病引发脑出血住院,花光了全部积蓄,年,老公又得了扩张型心肌病,需要终身吃药,且不能干重活,她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身为人妻、人媳,她不顾劝阻,一边打着零工,一边忙着家务,还一手精心照料着两个病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个新时代女性的丰富内涵。
刘振生
郑场镇天门村七组村民。年妻子脑梗瘫痪后,他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坚持每天给她洗脸、喂饭、喂药、接尿、擦洗身子、推拿按摩,隔三差五还要给她抠大便。担心长时间卧床生疮,刘振生不厌其烦,每隔几个小时就帮妻子翻一次身。5年来,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他总是淡然一笑:“照顾她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良心所致。”
马美秀
仙桃市奇奇乐幼儿园员工(仁和社区)。年夏天,她老公高血压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婆婆受不住打击,一下子病倒了,更不幸的是年3月,公公又因高血压、医院,病情危急,这个家庭更是雪上加霜。34岁的马美秀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忍着内心巨大的悲伤,十几年如一日,像亲女儿一样悉心照料着一对病床上的公公婆婆,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
张艳美
三伏潭镇冯台村村民。年婆婆瘫痪后,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照料90多岁婆婆的担子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十多年来,她不嫌婆婆脏臭,给婆婆擦身、洗澡、换衣,两个人一起吃住,同时,她自己一个人经营一家扎米厂,还要喂猪,种田,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可她却从没耽误婆婆的一餐饭,从没忘记给婆婆洗澡和擦拭身子,村民都说这个婆婆不知是哪修来的福分,娶了这么个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好媳妇。
郑玲
郭河镇刘河村四组村民。年郑玲与刘杏涛喜结连理。可天妒红颜,那一年,外出务工的公公不幸身亡,次年,丈夫因绝症,年纪轻轻不治身亡。伤亲之痛与沉重的债务,常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可看到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年轻的郑玲没有继续消沉,更没有听从好心人改嫁再婚的劝说,而是挺直腰杆,只手撑天。为维持生计,她常常在农忙之余外出务工,对待年近百岁的公公婆婆,她全心照顾,对待一双儿女她关爱有加。大家都称赞她是弘扬传统美德的好媳妇。
彭芙蓉
干河街道办事处沔阳路社区居民。年6月,老伴李荣富突然中风了,出院后一切都还好,谁知同年9月再次中风,导致血管性痴呆。近几年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认识自家的亲人了,走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候一眨眼就找不到人了。为避免发生意外,80岁的她现在形影不离的照顾着这个老小孩。她对老伴不离不弃的照顾行为赢得了小区居民的点赞。
曾国容
郑场镇潭口村九组村民。二十年如一日,视公爹公婆如亲生父母。他们身体不好,特别是公婆,患慢性病,行动不便。曾国容一天的日常,从早上为公婆梳头、刷牙、洗脸开始,上班前准备好公婆一天要服用的药,晚上下班后就忙着料理家务,给公婆打水泡脚、喂药,最后安顿完孩子方才能喘一口气。村民们说,百善孝为先,她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张先国
毛嘴镇小桥口村村民。近四十年来,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似乎就是她的全部。自公公脑中风后,她的生活轨迹就发生了变化,无论多忙多累,她总是做好一日三顿饭,送到公公床前,耐心喂食,还隔三差五地为公公洗脚、剪指甲,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她对公公的照顾,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比亲闺女还亲。”她的事迹在村里广泛传颂,为创建美好和谐家庭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助人为乐
曾涛
市第四实验小学教师。年,他父亲生病住院急需输血,可当时血库空虚,在几近绝望的焦急等待中,一位女士的悄然出现并无偿献血及时挽回了父亲的生命。那一幕他终身难忘,立志要成为像那位女士一样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在了解相关献血的知识后,他坚定不移,16年坚持无偿献血,每年献血毫升,年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随时等待能给配对成功的患者一股新鲜的血液。
李良飞
长埫口镇田李村村民。他总是义务帮助邻里,热心为村民排忧解难。年3月,春耕生产在即,李良飞自费多元,为村民们疏沟余米。随后,他又自掏腰包余元,为村里装上22盏路灯。村里的生产路逢雨便泥泞不堪,人车通行困难,他又先后出资近万元,为村里铺设石子路余米。每每提起李良飞,村民就赞不绝口。
程蓉梅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员(仙桃市义工联合会)。年加入仙桃市义工联合会,是一位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资深义工。年开始,她参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资助困难学生的行动,年,她参与组织了“刘千忠助学金”与仙桃义工合作的资助优秀贫困学子的活动。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家人也经常参加献血、环保、助学、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弱势群体等公益活动。她说,加入仙桃市义工联合会,圆了自己的一个梦想,那就是传递温暖,奉献爱心。
郑志荣
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仙桃市义工联合会)。她不仅是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更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义工。年加入仙桃市义工联合会以来,致力于公益事业,多次组织参加助学、环保、敬老等公益活动。五年如一日资助两个乡镇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从生活到学习再到心理辅导,让两个孩子如沐春风。在义工联10周年庆典会上获得“十佳优秀义工”称号。
张浩
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副科长。从年至今,20年的时间里,张浩总是力所能及地隐姓埋名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直到年4月,一位受他资助女孩的来信,才揭开了张浩隐藏的秘密。原来,他默默资助在京读研的一个贫困生直至毕业;悄悄为家境贫困的大学生送去元报名费并承诺大学4年的学费;在反诈宣传过程中得知一大学生生活拮据,主动和同事一起捐助元,并带动身边朋友又捐了元……他的事迹被湖北日报、中国长安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并入围中央政法委“平安英雄”人选。
何玉波
干河街道德政园社区居民。年2月21日晚上6时30分,他途经黄金大道汉江检察分院时,发现路旁的石头上放有一个提包。借着路边昏黄的灯光打开提包,里面有身份证、社保卡、现金元等,“丢了包,失主肯定很着急。”回到家后,何玉波将此事告诉了女儿,一家人想着如何能尽快找到失主。因没有联系方式,他第二天在钱包丢失地守了一天,无果。于是,将提包送到派出所,希望能尽快找到失主。民警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联系到了失主。事后,失主上门送礼品表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
陈翠娥
个体户(仙桃市义工联合会)。她将自己经营的二十来平米的小店搭建成“志愿服务站”,免费提供饮用水、西瓜等,让环卫工人在辛苦劳作后有一个防暑、避雨、歇脚的场所,是一个“热心人”;与福利院老人做“好朋友”,主动帮福利院老人洗衣服、打扫卫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修剪指甲,是一个“贴心人”;疫情面前勇担当。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帮助装卸消毒水、酒精、医疗器械等防疫物资,为运送防疫物资的司机、仙桃东站工作人员送去方便面、牛奶、鸡蛋、热水等生活物资,是一个“女汉子”。
兀阿锦
市龙蜂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每年组织本市残疾人学习创业就业相关公益培训等活动;定期参加孝雅志愿者协会组织的为社区老人们洗衣、理发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为聋人组织文化传承——非遗手工剪纸文化生活融入活动;定期参加乡村振兴残疾人下乡公益活动和关爱残疾未成年人阳光家园活动。曾获省青年志愿服务“星火工程人才”荣誉称号。
彭亭
市蓝天救援队机动组组长。年3月22日晚上23:00左右,在回家途中发现一名12岁左右离家出走的小女孩,于是上前询问,由于当时小女孩的防备心理较强,不愿说话,彭亭耐心与小女孩交流并出示救援证件,最终博取小女孩信任并让小女孩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彭亭安全地将小女孩送回家并交到其父母手中。“只要能为社会做点事,我乐在其中。”他说。
邹慧云
长埫口镇刘家垸村村民。“我是一个农村妇女,只能送点我自己种的菜苔、莴苣等物资”,“他们守候着生命,我们理当不让他们饿肚子。”疫情期间,她个人捐赠菜苔、莴苣等蔬菜多斤,农副产品价值2万多元。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妇女又捐赠蔬菜多斤,鸡蛋2万多枚。同时,邹慧云带领村妇女成立防疫小分队,参与入户讲解防控知识、村里重点摸排,做疫情防控的宣传员、监督员,在防疫一线尽显巾帼红。
马成彪
胡场镇四号村村民。他是一位“奇人”,一把火钳,一个小桶,走一路,捡一路,回家后再分类处理,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用个人行动去影响别人,村里涌现出了更多的“老马”,助力垃圾分类、美丽乡村建设在四号村顺利推广。他是一位“大能人”,乡邻有事,无论大小,他总是热心快肠,有求必应,想法帮成,把邻里相助的乡风传递到每家每户。他是一位严父也是慈父,孩子们在他的影响下,个个都形成了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好品格。
罗海涛
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聋人志愿者。他是一名聋人,也是一名志愿者。年疫情防控期间,罗海涛和几名有理发经验的志愿者成立一支聋人义务理发小队,每天走村串户,为市民、一线工作者们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期间,服务站提出给他们捐赠一笔现金,罗海涛一口回绝,他说希望服务站将这笔钱捐赠给在一线抗疫的工作者,如果可以,帮他们买一套理发用具,这样就可以服务到更多的人。初步统计,疫情期间,共为0多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熊丹枫
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聋人志愿者。她积极带领聋人们一起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无声洗车行”,他们用手势、写字板、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