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药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1-1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四少两多”困局待破除,政策加码市场迎新机遇
儿童药品是指14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的专用药品,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理特点,因此,应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的特点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第一“少”,是品种少。据不完全统计,儿童药仅占全部药品数量的5%左右。
第二“少”,是剂型少。我国儿童药以散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溶液为主,而刻痕片、吸入剂、咀嚼剂、贴剂等适合儿童用的剂型却较为缺乏。
第三“少”,是规格少。不同年龄、不同体重的儿童理应用药剂量不同,但目前儿童用药存在“用药靠掰、剂量靠猜”的现象。
第四“少”,是特药少。我国儿童药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用药等普药为主,而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特药品种稀缺。
至于临床用药存在“两多”,则是不合理用药现象多和不良反应多,这里也是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由于可供选用的儿童专用药品类、品种不够丰富,医生在开药时存在采取将成人用药酌情减半等方法,使得临床上儿童用药超说明书使用的问题尤为突出;同时,也由于此类不合理用药现象频生,造成儿童在用药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也在上升。
我国针对儿童药的政策法规相对美国欧盟等国家起步晚,加上儿科的临床试验推进难,这些无疑都加大了儿童药的研发难度。儿童药研发成本大,研发周期长,而在终端市场的销售定价机制也没有明显优势,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从事儿童药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为了破除这个尴尬局面,近几年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从研发、审批、生产、销售等环节对儿童药市场的发展进行激励和扶持,如对儿童药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审评审批,加快了儿童药的上市进程。
据卫健委统计,0-14岁儿童的两周患病率与就诊率均有所上升,患病率和就诊率的上升带来儿童药市场需求的上升。此外,-年,我国儿童人口持续增长,早前全面放开“三胎政策”也将有利于促进人口数量的回升,儿童药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做好保障儿童用药工作,-年政府部门共制定了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合计个品种,有利于引导儿童药品研发,引导企业合理组织生产。
从类别来看,-年我国儿童化学药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六成,且持续上升,其中营养补充剂、抗感染用药的市场份额在20%以上。儿童中成药市场中,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占据六成以上市场,其次是消化系统用药占据近三成市场。
从剂型来看,散剂、颗粒剂易于服用,是儿童药市场的主流用药剂型。儿童专用剂型种类少且地位低,其中滴丸和气雾剂有所上升。
攻克四大难题,儿童药市场未来可期
目前儿童药市场化学药同质化竞争激烈,中成药占比不高,而龙头企业集中度不高,且大多产品单一,这样的局面是危与机并存的。企业只要找对目标,深耕做细,随着政策的倾斜,儿童药市场的红利也将实实在在握在手里。
第一,丰富产品组合。
第二,规格开发。
第三,剂型改良。目前我国儿童药市场中以普通剂型为主,国外上市的新剂型较缺乏。对于临床价值明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产品,可以通过改善顺应性、克服吞咽障碍、降低给药次数/频率、改善口感等,改良开发适合儿童的专用制剂或产品,如刻痕剂、气雾剂、贴剂等。
第四,治疗领域开拓。
儿童药市场的红利
全国独家、三类新药、准基药、国内首创儿童贴膜。
医保乙类、国家发明专利、入选中国个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目录。
告别传统膏贴红肿、过敏、漏药、变形及污染。
尤其适合皮肤易过敏小孩、进口儿童专用贴膜剂,无皮肤刺激。
%提取挥发油比传统贴膏药效高3-5倍,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
儿泻康贴膜
省药交ID:
广州GPOID:
规格:0.23g/贴/盒
中标价:48元/盒
适应症:温中散寒止泻。用于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中医辩证属风寒泄泻者,症见泄泻、腹痛、肠鸣,消化不良,肠炎。
指南推荐:《泄泻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治疗小儿泄泻风寒症总有效率97.4%。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总有效率97.5%。
治疗小儿肠炎总有效率96.8%。
单用儿泻康疗效优于蒙脱石散,也可联合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张,一日1次,5天为一疗程。
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溶液.
10ml:10mg/支*6支/盒
中标价:87元/盒
省药交:
广州gpo:
适应症: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哮喘、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其他伴有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
产品优势:
1、长效呼吸用药,药效可持续24小时。
2、2岁以上小孩可用,安全性高
3、治疗哮喘夜间症状有效率%
4、丙卡特罗、氨溴特罗等同类产品已进集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