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有傻福火了带动粤语话剧中兴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傻有傻福》火了 带动粤语话剧中兴
经典《七十二家房客》曾全国闻名,新剧《10三行商人》今红透香江
这两年凭仗喜剧《傻有傻福》红遍珠三角的广东话剧院喜剧团近来又有新动作―――他们新排演的大型历史正剧《10三行商人》10月底成功在香港上演。粤港两地戏剧界人士评价,这标志着粤语话剧历经低谷以后,已走上了一条闯市场、上档次的中兴之路。
一正一谐两剧叫座香江
喜剧团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这次是以“一正一谐”两部大型作品(即正剧《10三行商人》和喜剧《傻有傻福》)的空前阵容赴港的,10月28日、29日、30日连演三天。对一个专业剧团来讲,以一班人马在短时间内出演两个风格、题材相差如此之远的话剧,实不多见,但这也正是最能显示剧团实力和品牌的。
他们的演出大获成功,特别是《10三行商人》这1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内涵、浓郁地域文化特点的正剧征服了香港观众。包括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香港中文大学戏剧工程主任委员方梓勋教授等在内的业界人士纷纷表示,此剧手法现代,演员表演、灯光舞台设计、音乐都很出色,也让人看到内地粤语话剧正在走出某种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轻喜剧、小制作的固定格局,上到一个新台阶。
从救市之作到大制作
不过是在6年之前,作为粤语话剧“专业代表队”的广东话剧院喜剧团还处在无戏可演、大量人员向影视业流失的为难地步,很多观众和业内人士都认为粤语话剧处境堪忧。但是到了2003年,他们以排演《傻有傻福》为契机,竟然靠一出好戏救了一个剧团!
《傻有傻福》是广东话剧院副院长赖汉衍的“救市之作”,他从创作之初就想着,要突出作品的文娱功能,回到经典粤语话剧的传统,走市场运作的道路。果然,这部戏以鲜明的广州风味、喜剧风格和浓郁的世风民情让广东观众很是受落。本来,喜剧团整年演出场次到达20来场、一场演出费有个几千元就不错了,可《傻有傻福》1上演,平均每场的“出场费”都在2.5万元以上,至今已连演了近70场!所到之处,观众风行,仿佛当年经典粤语话剧《七十二家房客》上演时的盛况。今年,《傻有傻福》还取得了广东省艺术节的“剧目一等奖”。
“但粤语话剧只合适演喜剧吗?”这个困惑始终缭绕在喜剧团团长、因饰演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阿娇”而名噪一时的吴苏妹心头。所以,当她得知广东省冲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精心之作、话剧《10三行商人》要排演粤语版时,就马上想到用这部大制作的正剧来磨练队伍,也重振粤语话剧的雄风。因而,喜剧团的诸位“笑星”凭仗非凡功力迅速进入了“状态”,广州人来演广州的历史和故事,通过珠三角的40场巡演和香港的2场演出让观众看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粤语话剧。
试图闯出中兴之路
其实,粤语话剧曾有过非常光辉的历史。据业界先辈邵立人回想,1961年,广东话剧团(广东话剧院喜剧团前身)把老舍的《全家福》改用粤语演出,除把台词翻译成富有地方气味的用语外,还把《落雨大》等粤语民谣搬上了舞台。结果公演时一口气演了70场,老舍先生也亲临平安戏院观看,说这是他看过的所有改编中最出色的!1964年,根据珠江三角洲农村状态创作的《珠江风雷》赴北京演出,周恩来总理看戏时,还专门把翻译装置取下来,直接感受粤语话剧的风采。还有《七十二家房客》更是粤语话剧的巅峰之作,共上演了300多场、复排三次,全国知名。
如今,粤语话剧又重新具有了《10三行商人》、《傻有傻福》等新品牌,走上了一条闯市场、上档次的中兴之路,它能借此机会重回大众最爱好的文艺情势之列吗?吴苏妹和同事们都说,这正是他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