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单利96如意享是不是养老硬核武
2022-9-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最近大家在后台问的很多关于年金险的问题,有买过年金想做保单分析和保单管理的,也有想投年金要做进一步咨询的。
比如我们的后台就有读者给跟慧姐交流爸妈给她买教育金的经历(上图为当时的保单)。
她的这份教育金,从年开始月交50元,在保单第5个年度,也就是年变更为年交保费元,累计缴纳元,从年开始连续四年领取教育金,每年领取元,累计领取元。最终可以算出IRR高达8.10%。
其实这位读者就是我们在之前的文章用4.%再薅走保险公司几百亿提到的,吃到了预定利率8.8%的红利,并且实际的IRR也完全超越了8.8%。这样完全没有风险的高收益产品,现在打着灯笼都不可能找到,收益相当诱人。
分析完之后,我们的读者才意识到自己的爸妈原来是如此的明智,原本还以为爱乱买保险,怕被坑了,现在只后悔买太少。读者还透露,大学毕业后,爸妈为他投保了养老年金。
这段时间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家对年金的热情比健康险的热情要更高。这背后的原因也简单,很多人的思维还是喜欢把钱守住,年轻一代喜欢投资理财,老一代人喜欢储蓄。市场上,储蓄型的健康险也比消费型的健康险要更热销。
并且,子女的教育、自己的养老等是确定性事件,并非偶然或者概率事件,父母一定会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所有的人都一定会面临老去,退休不能工作的状态。
所以有一些对年金有清晰认识的朋友,会把年金当作一种强制储蓄或者稳定终身收益的方式。
关于年金的讨论和提问每天都非常多,慧姐就来集中回答一部分的问题。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
常见养老规划的误区有哪些?
如何利用年金为生活保驾护航?
为什么选择年金?
常见养老规划的误区有哪些?
慧姐在连续写了多篇年金、养老的内容后,后台的讨论很多,有认同的声音,也有反对的。也有很多读者咨询自己的养老规划,在这过程中有不少读者对养老规划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常见的误区有以下3种:
1
有社保养老金就可以安享晚年?
社保养老金的的困境,我们在前面的文章社保养老保险的优点和不足就已经提过。从现状来看,养老金替代率是国际公认用来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我们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退休前工资收入)为42%左右。远低于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中55%的最低标准。
在该组织个成员国中,78%的国家已经超过60%,低于40%的仅有海地一个国家是33%,在40%左右的也仅有6个国家,我国即是其中之一。
所以,仅仅依靠社会养老保险就想安享晚年是不现实的!如此低的养老金替代率甚至不能保证我们退休后的基本生活。
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发生大的变化,就需要想办法让养老金替代率提升至70%~80%,我们必须及早开始做好自己的养老规划。
除了基础的社会养老保险,我们还可以通过养老金定投、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来作补充,只有这样,我们退休后的生活才不会过得太差。
2
还年轻,不需要考虑养老?
还有人说:现在的生活有太多压力,每月要还房贷、车贷,还要抚养子女等等,所以,养老的问题现在根本没有办法考虑,到时候再说吧。
专业登山队员爬珠穆朗玛峰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北坡,因为南坡坡度很小,而且风景秀丽。
其实,养老也如同爬山,如果我们选择在30岁开始爬60岁的山,这个坡度我们走路就可以过去,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如果到40岁开始爬山,坡就会更陡一点。如果到50岁的时候再考虑爬60岁的山,这时我们需要扶梯才能上山,会非常吃力。
不同年龄开始积累养老金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差异极大。按照国际养老金替代率55%的标准,假设55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0岁,满足55%的标准需要做到的单利如下图所示:
表:按照退休死亡年龄所需积累养老金的最低收益率要求(来源: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如果30岁就开始为老年生活做准备了,那只需要平均年化收益5.32%就能满足养老需求。但如果40岁才开始做这件事,就需要平均年化收益13.71%才能满足养老需求。如果预期寿命再长一点,那么就需要更高的收益要求。
如果看完这个还觉得年轻不需要考虑,或者平均13.71%的年化收益很容易达到,麻烦告诉在后台留言告诉慧姐,哪里有年化13%并且无风险的投资品,我要全仓买入。
3
用基金、股票等投资方式准备养老金可行吗?
如果两种投资方式来攒养老金,一种是确定终身4%年化收益,第二种是不确定收益,近半年为6%年化收益,你会选哪一种?也许很多人会选择第二种,因为收益足足高了2%。
像基金、股票等投资方式就属于第二种。浮动的收益率,今年可以赚15%,明年可能亏损20%。
年金也有这样产品,比如分红年金。会有高中低三档收益,保险公司把每年的收益拿出来一部分给购买年金的客户,具体拿到哪一种收益就要看保险公司了。一般保险销售人员都会说可以拿到中档,并且用中档分红演示。但是不会明确提醒你,这个收益是不保证的。
而慧姐会优先配置第一种,因为无论现在能实现的收益4%、5%还是6%,都只能保证现在的,不能保证明年、10年、20年后的收益。再将一部分仓位投入到权益类资产,来赚取高收益。
养老要的是确定性的收益,活得越久就需要越多的钱,如果不能提前锁定未来30年、40年的收益,而浮动型投资有赚有亏,就可能会面临人活着,钱没了的尴尬境地。
如何利用年金为生活保驾护航?
慧姐之前也写过年金产品的对比,目前市场主流的年金险主要有三种。
纯年金险,无万能账户,合同写明收益
年金险+万能账户,保底利率+不确定性分红
年金险+万能账户,高预定利率+不确定分红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年金产品的结构往往越是简单粗暴就越好。条款复杂往往可能有陷阱在其中。慧姐之前也介绍过三款简单纯粹的年金产品。
1
纯年金产品测评
1、惠民福寿
人保惠民福寿,类似社保,活多久领多久,没有身故金,开始领取养老金之后没有现金价值,但领取金额比有现金价值的产品高40%左右。这款纯粹的养老年金,近期已经停售,陆续有读者想投保,可惜错过了。
2、互信一生
信美互信一生,最大的优点是有着非常逆天的回款速度,第二年就可以回本,有超强的灵活性,其他的地方也可圈可点。但缺点在于最低起投门槛是万(也许是我们的缺点)。
3、如意享
信泰如意享是金融圈内投保最多的一款年金,包括慧姐和团队的其他人也有投保。这是一款可以灵活加减保的产品,通过减保实现部分现金领取,从而满足人生各个阶段不同规划。并且缴费周期结束后,现金价值就非常非常非常高,把其他产品远远甩在后面。
所以如意享无论是作为稳健理财、孩子教育金或者自己的养老金都非常合适。
2
如何利用如意享为孩子、自己做长期规划?
在给众多家庭做规划的同时,慧姐做了一些总结,以下如意享的应用场景可以适用大部分的读者。
一、作为孩子的教育金规划
男性投保人是互联网创业者,30岁,妻子有稳定的工作,但因为害怕创业失败而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支持,因此选择了投保如意享。
为0岁的儿子投保,年交保费5万元,交费期10年,累计交费50万元,采取减保方式领取教育金,利益如下:
大学教育金:18-21岁每年领取8万元,累计领取32万元。
研究生教育金:22-24岁每年领取15万元,累计领取45万元。
30岁时退保还可以一次性领取30万元。
30年时间,累计领取了万元,IRR达到4.%。
二、同时为孩子的教育金和养老金做规划
36岁的男性投保人某知名企业的高管,女儿3岁,年交保费30万元,交费期10年,采取减保方式领取教育金,保险利益如下:
1、孩子的教育金:将女儿送去国外上学,18岁-24岁时,每年领取30万元教育金,7年累计领取万元。
2、自己的养老金:从自己60岁开始,每年领取15.4万元养老金,20年累计万元,80岁退保获得现金价值.8万元。IRR为3.93%。
三、作为自己做养老规划
一位女性投保人32岁,在企业工作,收入可观,已婚但丁克,并且在私企社保基数非常低,担心未来养老金不足。
为自己投保,年交保费10万元,缴费期10年,累计万元。5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利益如下:
养老金:55岁起,每年领取元。
80岁时身故,累计领取万元,受益人领取.7万元,IRR为3.89%
90岁时身故,累计领取万元,受益人领取.5万元,IRR为3.90%
岁时身故,累计领取万元,受益人领取.1万元,IRR为3.90%
真正的活到老,领到老。
四、用如意享守住资产
一位经历牛熊市场周期的男性投保人,经过多年的投资也攒下一笔不少的财富。但他也亲眼见证过很多投资人,意气风发带着杠杆入场,最后资产化为乌有的过程。
他们都对投资市场有着深深对敬畏,深知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投资市场上,七亏二平一赚的铁律没有人逃得过,更不提那些深渊中破产、甚至跳楼的惨剧。
所以这位投保人,拿着自己的一部分资产选择了4%复利的如意享,他深知投资市场收益的不稳定性,更明白现在4%复利的难能可贵。所以,选择缴纳了一份40万*10年的保单,通过无风险的保单来保证财富不缩水。
投保的逻辑就是通过底层无风险资产的确定性,让剩余的资产尝试风险性投资,即使投资失败时,也不怕资产受到巨大影响。
为什么要选择如意享?
1
安全性
我们说过,保单一旦白纸黑字合同里确认,保险公司必须兑付给客户。很多人问,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不需要担心,因为有三个机构兜底:
接手的保险公司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保险公司破产,必须有保险公司接手它的保单及责任准备金,没有保险公司主动接手的话,银保监会会指派。
再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是兜住或分散保险公司风险的保险公司。
保险保障基金
国家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而成立的基金。目前余额超过亿。
所以无论信泰人寿未来是否偿付能力有问题、是否变更股东,甚至倒闭,保单利益都是%不受影响。
2
终身锁定4%的复利
4%的复利是什么概念,以我们接触最多的银行理财单利举例。
4%复利20年≈6%单利20年
4%复利40年≈9.6%单利40年
本金万,若想在70年里,增值到万,需要平均年化收益达到21.4%才可以办到。而复利只要达到3.95%即可增值到万。
假设未来20年后你想给孩子万,无论是交学费还是买房还是直接留给孩子。现在需要怎么准备。
没有利息,每年存10万,需要存10年;
4%的复利,只需要每年存5.45万,连续存10年;
利率下降到3%,就要每年存6.4万,连续存10年;
利率下降到1%,则要每年存7.4万,连续存10年。
3
无风险性
投资手段按照风险等级无非就分以下几类:
保本的:比如银行存款、年金等
低风险:比如低利率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
高风险:比如股票、基金、期货等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我们是用第3类获得更高收益,但前提一定会配置第1类和第2类作为保底,避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血本无归。
有些人依然觉得4%的复利收益非常的低,其实只要问问周围所谓的投资高手就明白,A股的起起伏伏是真正的狗屎行情,今天涨明天跌停,10年下来,平均年化收益能达到10%基本上就超过90%的人。
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今年赚不代表明年不亏损。通过锁定终身4%的复利收益,把所有的投资问题、风险问题交给保险公司,就可以享受一辈子的无风险高收益。何乐而不为?
写在最后
关于4.%预定利率不再批准的消息很多人都知道,慧姐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目前下一批新的预定利率是在3.5%。
按照不同的利率和年度计算收益,很明显看的出来,利率只相差0.5%,60年后,4%的利率比3%的利率收益高33.5%。经过时间的复利收益是非常惊人的。慧姐相信即使是更低的利率依然会有大批量的购买,因为无风险、终身保证收益。
保险公司承诺未来几十年终身4%的回报,其实已经是极限。之前就有人预测,几年后这样的产品会成为历史。从监管的审批情况来看,可能更严峻。
关于停售的问题,其实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因为随着经济发展,gdp增速在降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下降,给客户的收益也随之减少。
因为保险是不可以像一些信托、理财、p2p可以暴雷的,银行可以倒闭不保障个人超过50万以上部分的财产,但是保单无论如何都需要刚性兑付。
20年前,保险代理人推荐年金时说:我们的产品可以锁定终身10%的复利,您要不要考虑考虑。很多人不屑,因为那时候连银行存款都有10%,而且随意存取。
如今银行存款只剩下1%的利率,保险公司却还有4%。错过了90年代末8.8%预定利率的、神一般的产品,已经没办法了,现在4%的还要错过吗?我想,开头的那位读者亲身经历过,他更明白这当中的利害关系。
备战养老危机,你需要看这些
用4.%再薅走保险公司几百亿
“年就没有养老金了?”
聊聊养老保险的优点和不足
没有套路只有干货!手把手教你看懂这份万的年金合同
即将消失的4.%?“年金之王”如意享真的值得买吗?
理财的年金保险靠谱吗?“真年金”和“伪保障”?
早规划早享受,祝大家都能在退休的时候能够过上更加体面、安逸、有尊严的老年生活。有对养老保险有问题,欢迎后台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