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患食管癌胃癌的七旬老人从床上摔落,
2021-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由网友供稿,癌度整理编辑
做完门诊复查,父亲和我在日间门诊室休息,明媚的阳光透过诊室的大窗户洒在他身上,一切安静而有序。回想起几个月前的那个晚上的意外,和这几个月的踌躇、焦虑、不安,以及整个治疗的惊心动魄,真是让我们百感交集。
一、七旬老人从床上摔落,
肿瘤复发了吗?
年9月的一个晚上,睡梦中的我突然被“砰”的一声巨响惊醒,我跑进隔壁父亲的房间,发现已过七旬的父亲从床上滚到地板上。他看着一脸惊恐的我,解释说做梦中无意摔了下来,没什么大碍。
但是不曾想,在随后的两三天,老父亲的左侧臀部、后腰和大腿越来越痛,下肢逐渐地无力。几个星期以后,他的视力开始模糊并出现了重影,听力也出现了障碍。
看着老父亲的这一系列的症状,我的一颗心突然地悬了起来。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是不是他2年前的癌症复发了?”年的时候,70岁的老父亲曾经确诊为早期食管癌和胃癌,在经过了两场手术切除治疗后,手术后的复查一直比较稳定。
我医院做了检查,发现肿瘤标志物NSE升高了,做了一个PET-CT发现了密密麻麻的高吸收区域,提示多部位转移肿瘤病灶,同时还有双肺气肿、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等,其中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考虑高度恶性肿瘤浸润。
医生看着报告,对我说到:“这属于很晚期的肿瘤了,考虑到病人年龄也比较大,建议做好最坏的打算……”
二、难以确诊的病情,
急需等待治疗的病人
想到两年前陪同父亲抗癌的那些日子,我的心酸和难过一下子全都涌了上来。2年后的今天一切将再次重演,前路似乎茫茫看不到尽头。躲到父亲看不到的地方,我默默地哭了很久。但是不管如何都需要面对现实,病情不等人。面对当下的一切,我只能坚强,再一次地踏上了“抗癌之路”。
然而,这一次父亲的病情比我想象中的更为复杂......
医院找了多个专家咨询,医生看过病情资料后都认为病情很严重,高龄老人加上晚期肿瘤的多发转移,同时有肺功能也比较差,治疗风险很高。医院进行了多学科会诊(MDT),但专家们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肿瘤科医生认为是血液问题,而血液科医生认为是实体肿瘤复发,具体是什么病一时说不清楚。
一连几周的时间,始终没有能确诊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按照之前食管癌和胃癌复发治疗?还是按照血液肿瘤治疗?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就定的事儿。当时的我焦虑万分。但是焦虑也没用,病情不能确诊后面的治疗就无从谈起。
无法确诊,无法治疗,然后就是一直等……
但是这样一直等下去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期。当时的我萌生出了带父亲去国外看病的想法。但是恰好赶上了疫情,出国看病也不大可能了。焦虑的我四处在网上寻找可能有助于父亲治疗的信息和线索。
做了一番功课之后,我们决医院那里试试运气。当时老父亲身体状况每日愈下,已经不准许做太多的折腾了,去北医院是否能及时就诊和治疗,我们心里没有底。医院支持设立的“医院”可能寄托了我们全部的希望。
别让我们等候太久,或者最好别让我们等着……
三、罕见、高侵袭性、
但可治愈的淋巴瘤
年11月初,医院。当时我父亲因病情的快速发展,已经无法独立行走,我们只能搀扶着虚弱的他坐着轮椅。很幸运的是,我们办理住院非常顺利,当晚住进了单间的综合病房。
第二天上午,医院肿瘤内科医生会诊,当天完成了骨穿活检,骨髓涂片报告很快出来了,主诊医师周莉莉教授初步判断为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但为了尽快确诊,缩短诊疗等待的时间。医院第一时间为我父亲安排了肿瘤多学科诊疗讨论(MDT)。来自多个科室、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生,结合既往病史、检查结果等进行了讨论。
确定为:Burkitt淋巴瘤,伴脑转移、纵隔转移、心脏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双侧精囊腺及双侧睾丸转移、多发骨转移、心包、右侧心膈角区、腹膜及肾周脂肪囊多发转移、双颈部、双侧腹股沟区软组织间隙多发淋巴结转移,还有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肺气肿......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父亲患的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但是幸运的是这种肿瘤及时治疗后缓解率比较高。知道了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接下来的治疗也就有了方向。
四、度过难熬的化疗,
父亲能自行下床了
淋巴瘤的治疗要使用化疗,但是由于父亲病情的特殊性,这个过程并不轻松。
第一个化疗疗程的第三天,父亲出现了发烧、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其中血小板减少到只有个位数,骨髓重度抑制。我们对于是否能撑过去心理忐忑不安。幸运的是在护士的全病程照护下,通过抗感染、营养支持和输血等一系列对症治疗,父亲终于闯过了这一关。
由于父亲的病情,我们每周需要进行腰穿鞘注治疗,也就是从脊髓间隙注射治疗药物。但由于父亲骨痛,背部已经有畸形,加上了常年肺气肿,这更加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每一次腰穿鞘注需要他去枕平卧6个多小时。这需要老父亲配合,也需要医护团队精湛的技术和细致的护理。后来父亲跟我说:“躺着不能动的时候,心里真的特别难受,差点就忍不下去了,幸好你一直陪在我身边。”
想起来化疗不良反应最严重的几天,我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周医生每天早晚来与我们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