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致敬那些上阵疫情防控一线
2023-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如何激活黑色素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908/6513405.html
这场战争,没有硝烟,但同样惊心动魄。
这场战争,不能人人手牵手,但是举国心连心。
在抗击疫情纵深千里的防控线上,
不仅有一起打仗的“亲兄弟”,更有双双上阵的“夫妻兵”。
医院向湖北派出92人医疗援助队伍,
他们当中,就有一些是同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夫妻兵”。
他们可能不在一个地理坐标,但却始终并肩作战,
用短暂的离别,演绎着永远在一起的别样浪漫!
杜雪英
医院院感科(医院)
沈国生
医院麻醉科
分头坚守赣鄂阵地
她是感染科专家
他是麻醉科主任
面对疫情与号召
他们第一时间双双请战驰援湖北
大年初二晚
妻子杜雪英被选入江西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一向坚强含蓄的他
禁不住当着众人的面
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随后继续值守病房与手术室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夫妻俩在各自抗“疫”的岗位
义无反顾地逆风前行
谢卫
医院护理部(医院)
曹传健
医院信息科
大科护士长,敢为人先的担当
一名党龄比工龄还长的老党员
作为护理组领队出征驰援武汉
医院联合护理部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护理管理与质量检查
她将护理管理创新化信息化
同时全队严格军事化管理
锻造出一支作风优良的护理团队
医院护理人员一致好评
丈夫曹传健是信息科副科长
主动参与火车站筛查体温检测值班
两位老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
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唐从发
医院感染科(医院)
冯军霞
医院收费处
无需多言的默契
57岁的感染科主任唐从发
从除夕夜起第一时间就坐镇发热门诊
困难面前毅然挑起重担
作为年龄最大的一位队员
坚定地踏上奔赴武汉一线的征程
能如此义无反顾
离不开妻子冯军霞的支持
医院收费处一名员工
冯军霞在疫情发生后快速返岗
同时照顾家里,让唐主任放心上战场
疫情下,少了形影不离的陪伴
留下夫妻间无需多言的默契
李华丽
医院眼科(医院)
付强
医院泌尿外科
“大考”面前,责无旁贷
李华丽,眼科护士长
22年前,参与98抗洪救灾
22年后,继续挺身而出
加入驰援武汉重症医疗队
丈夫付强,泌尿外科医生
同样忙碌在临床一线
为看诊甚至顾不上喝水
夫妻俩坚守和忙碌在一线
却无暇陪伴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疫情对城市、对国家是一次“大考”
对他们一家三口,也是一次“大考”
龙璜
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
高小姣
医院眼科手术室
支持你,非典时期就被点燃的心
大年初二
心血管内科龙璜
和眼科手术室高小姣
医院,共同抗“疫”
2月20日,刚值完夜班的龙璜
与妻子简短电话告别后
踏上驰援武汉抗“疫”征程
高小姣则继续坚守眼科手术室岗位
同时默默承担起
独自照顾孩子吃喝学习的责任
支持丈夫去最前线
非典时期他大四,她知道,那时他心中的火焰就点燃了
付书彩
医院耳鼻喉科(医院)
王思瑶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一线都要上,孩子拜托邻居照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付书彩
擅长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
毅然加入援湖北重症医疗队
为患者进行高风险咽拭子标本采集
妻子王思瑶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生
疫情期间仍坚守一线早晚班
随时准备抢救新生儿
夫妻俩将双胞胎女儿托付给邻居照顾
他们并肩书写着医者初心
诠释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刘小良
医院泌尿外科(医院)
谢薇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抽血室
了解你,所以支持你
泌尿外科刘小良
第一时间请战驰援湖北
腰部受伤后,仍默默坚持
依靠服用止痛药、缚护腰
投入到隔离病房的医疗工作中
妻子谢薇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抽血室护士
她了解丈夫
所以全力地支持
同时也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
相隔公里
他们携手战“疫”
诠释着共同战斗的默契
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刘友饶
医院骨科(医院)
王润兰
解放军医院神经内科
雪儿,好好学习
刘友饶,骨科党员医生
瞒着父母和94岁的奶奶
征得妻子和9岁大女儿的支持
毅然踏上驰援武汉的征程
妻子王润兰
医院神经内科一线医生
同样投身于发热门诊值班工作中
女儿雪儿以父母为英雄榜样
独自在家时
学着大人的样子照顾自己
作为父亲
刘友饶在防护服上写一句“雪儿好好学习”
鼓励女儿,也鼓励自己
石峰
医院风湿免疫科(医院)
杨惠文
医院ICU
“小别离”只为更多人的“大团圆”
医院上班
见面却很难
风湿免疫科石峰坚守防控一线
与妻子分隔了18天后
又随医疗队“征战”武汉
妻子杨惠文
在科内两名医生五名护士支援湖北后
坚守在ICU病房一线
并一人担下了同事们的教学任务
现做所有的教学材料
他们迄今40余天的“小别离”
只为盼得更多人的“大团圆”
周嘉敏
医院神经外科(医院)
刘美珍
解放军医院血透室
老婆,遥祝生日快乐!
神经重症周嘉敏
大年初二便惦记着要支援武汉
2月20日如医院
作为医疗救治五人组
他每天到岗查房会诊、采集咽拭子
并主动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
3月15日是妻子刘美珍的生日
作为解放军医院血透室护士
疫情爆发后她坚守血透治疗岗位
保障一群“特殊群体”规律透析
家中简单庆祝之余
周嘉敏电话送来了祝福
夫妻俩的坚持,为体现专业领域自我价值
也为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魏远江
医院微创外科(医院)
胡琴琴
医院疼痛科
“一同坚守”是我对你最坚定的支持
2月19日
微创外科魏远江“先斩后奏”
报名加入驰援武汉的医疗队
妻子胡琴琴在担心之余
却细心购买准备好一套生活用品
方便丈夫独自生活一段时间
她同时放弃援汉家属休备的机会
继续坚守在疼痛科岗位
与其他人一样同值夜班
虽然相隔公里
夫妻二人却并肩书写着
附院人的“抗疫”担当
欧阳泽
医院整形美容科(医院)
邓丽
彭泽县芙蓉镇卫生院
浓浓思念化作战场上的坚定信念
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
打乱欧阳泽和妻子邓丽的春节假期
立即返岗,坚守一线
欧阳泽坚定踏上支援武汉的征程
妻子邓丽留在彭泽县芙蓉镇卫生院
预检分诊、体温监测、健康护理
同时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
这对“战疫夫妻”分隔两地
将浓浓的思念化作
抗“疫”战场上必胜的坚定信念
黄鑫
医院院感科(医院)
夏晶
医院药剂科
32岁生日后支援武汉一线
在疫情初期,院感科医生黄鑫
医院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方案
参与指导建设发热门诊、隔离病房
县区指导早出晚归
2月9日,一份盒饭一句“生日快乐”
便度过了32岁生日
十天后他随队“征战”武汉
妻子夏晶作为药剂科技术人员
疫情爆发后同样坚守岗位、参与会诊
夫妻二人在不同的岗位上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坚守着相同使命
周冬霞
医院心胸外科(医院)
宗银
九江市濂溪区姑塘镇蔡岭村委会
不同岗位书写同样“疫”线担当
2月20日
心胸外科护士周冬霞
来不及和家人商量便主动请缨
加入奔赴武汉前线的队伍
丈夫宗银是一名退役军人
也是濂溪区姑塘镇蔡岭村一名村干部
入户宣传、撒网排查、蹲守路口
疫情来临,他主动投身防疫战斗中
一个为使命逆行战疫
一个为责任坚守防疫
不同岗位却书写着同样的“疫”线担当
张东东
医院手术室(医院)
伍德慧
医院手术室
奔赴武汉吧,也带着我的志愿
他们是夫妻,是战友
虽同科同岗不同院
但他们始终是彼此最坚定的伙伴
2月20日
手术室男护张东东请缨加入我院第四批
85人驰援武汉重症医疗队一员
妻子伍德慧
医院同样是手术室护士
考虑要照顾两岁半的宝宝
医院援鄂请战
医院坚守一线
相隔公里
张东东带着双倍的志愿
继续义无反顾地逆风前行
刘松
医院ICU(医院)
王玮
九江市供销社九坡社区
“送夫出征”,放心向前
重症医学科刘松
经一再申请如愿加入援武汉医疗队
每天近距离采集咽拭子、插管、吸痰
妻子王玮在社区同样担负着
繁重的疫情排查与登记工作
临行前的“送夫出征”
让刘松轻松上阵
夫妻俩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
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书写
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汪沛沛
医院手术室(医院)
倪明
九江市公安局浔阳分局
“小家庭”的贡献是为了“大家庭”
12年前,手术室汪沛沛义无反顾投身汶川救援
12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她同样第一时间请战到湖北支援
用真情践行入党的初心和使命
丈夫倪明
是九江市公安局浔阳分局一名警察
从除夕开始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
筛查核实人员,处置疫情网络谣言
他们说,职责所在
浓浓的思念化作坚定信念
每个“小家庭”的一份贡献
只为“大家庭”越来越好
(来源:医院)
技术编辑:陶楷
责任编辑:熊焕唐
审核:付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