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60年院庆系列活动黑龙江

2021-12-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缺铜引发白癜风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7007768.html

12月10日,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转医院正式启动运行,填补了我省新生儿急救转运的空白。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邢济春、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楠、黑龙江省急救中心党委书记李玉东、医院院长丁凤姝、党委书记魏彤、副院长李怀宁、纪委书记张嫣、副院长韩晓家等领导嘉宾出席启动仪式。李怀宁副院长主持会议。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邢济春、哈尔滨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楠、黑龙江省急救中心党委书记李玉东、医院院长丁凤姝共同为黑龙江省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揭牌。医院丁凤姝院长介绍了新生儿重症转运的背景和意义。丁院长说,在此之前因转运体系的缺乏,外地转来的患儿,由于途中没有急救措施,来到病房已经奄奄一息。有些抢救过来的危重症新生儿,由于窒息乏氧导致严重的脑损伤,预后差,没有健康的未来,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让我们感到非常痛心和遗憾,在这样的背景下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迫在眉睫。重症新生儿转运的启动标志着黑龙江省围产医学事业与国际接轨、加入到国内先进行列。相信在省、市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以及医院的积极努力下,一定能将这一造福龙江百姓的好事开展起来,并不断完善,将这一抢救生命的绿色网络覆盖龙江大地。

随后,医院医院代表、双鸭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周国强签订转运协议。周国强院长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双鸭山市妇幼医院对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的成立表示热切的祝贺。并表示,由于危重新生儿出生后,医院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新生儿救治条件,所以说危重新生儿转运成为基层儿科的迫切需求。如今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的成立,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新生儿转运途中的风险,有力的保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为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为我省危重患儿的救治提供了坚强的后盾。黑龙江省急救中心书记李玉东在讲话中表示,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的成立是造福广大急重症新生儿患者的一条生命通道,我们都为有一只这样的合作伙伴感到自豪,更为小患者有这样的一条生命绿色通道倍感欣慰。“快速反应、有效救治”是我们一直秉承的急救理念,黑龙江省急救中心和医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的建立不但加深了我们的合作,而且又更深层次地拓展,一定能达到为我省重症新生儿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目的,新生儿患者的院前救治和转运从此不再是难题。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邢济春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医院近30家,新生儿床位总数仅张左右,每年出生的新生儿约5万名,明年猴年将迎来又一生育高峰,即每个新出生婴儿不足一张治疗床,约40%尚未开展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工作。对需要抢救的新生儿缺乏应有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患儿暴露在危险当中,是造成伤残和医疗纠纷的巨大隐患。根据我国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卫生部妇幼司、全国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调查以及国外的大量资料,已经制订了适合我国的新生儿病房的分级管理。我国正在逐渐推进新生儿病房分级管理,此办法有利于保证新生儿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区域间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有利于我省新生儿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避免了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危重新生儿通过转运集中到NICU进一步治疗。此次医院开展“新生儿重症转运工作”,为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保障,将快速提升省内新生儿重症救治能力,同时也将促进省内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新生儿转诊网络的建立,优化区域医疗结构。据了解,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开通院际间危重新生儿的急救转运,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基地,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新生儿急救转运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快速的将患儿转运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及时挽救幼小的生命。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具备资深医护人员22名,设有专门转运调度室,在医务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与之间,重症监护病房与车务班之间设立转运专用电话,保证24小时出诊。现有急救转运车2辆,车内配备新生儿专用的转运担架、监护仪、除颤器、电动吸引器,输液泵、转运呼吸机、转运暖箱、紫外线消毒机、电子病程记录系统、车辆各仓间语音对讲系统等先进设备,这一切相当于把“流动的ICU”送到了危重新生儿身边,为他们带来生的希望。医院的重症新生儿转运在开展初期以哈尔滨市周边市县为主,今后逐步将转运半径覆盖全省。开通院际间危重症新生儿转运、医院危重新生儿对接及转院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等三种形式,实现双向转诊。

年医院急救转运工作试运行一年以来,转运了哈市市区内及周边市县的十几个地区的危重新生儿,还承担了包括五大连池市、绥化市、尚志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佳木斯市的转运救援工作。共转诊各种危重症患儿23例,其中呼吸机治疗19例,最小年龄为生后15分钟,最小体重仅1.1斤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病种涵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动脉高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低血糖、胎粪吸入、颅内出血等疾病,目前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极大地降低了黑龙江省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

医院建院60年,现有33个专业和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省市级10个领军人才梯队,被授予“美国儿科学会中国教育基地”等7个基地,黑龙江省儿童医疗中心等7个中心,在高新科研和高端技术的应用方面,整体实力已步入全国医院的前十五行列,在东北地区享有盛誉,是世界卫医院。

在小年龄低体重的新生儿救治方面,拥有强大的学科力量支持。医院心外科完成数十例新生儿床旁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非体外循环先心病手术的最小年龄为生后两天,体重仅为克,创下省内最小先心病手术记录。

新生儿普外科对新生儿各类消化道先天畸形、急腹症、肿瘤、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救治最小体重的肠闭锁新生儿仅为1.7公斤。

听力防碍诊治科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听力检测设备,可对高危新生儿及时进行听力筛查、诊治。

眼科拥有省内唯一的广角数码眼底成像系统,可对早产儿及新生儿眼底疾病及时进行筛查、治疗。

医院新生儿内科病房成立于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前身是成立于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全国最早的十三家ICU之一,是目前省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新生儿疾病诊治中心。全部开放可收治名患儿,现开放床位84张,分三个病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病区)、新生儿恢复期无陪护病房(二病区)、新生儿家庭VIP病区(三病区)。科室为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危重症新生儿救治能力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每年收治出生体重1克以下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宝宝多名,其中出生体重小于0克的超极低出生体重儿30多例,无论是成活率和生存质量均达到最佳的效果。

新生儿内科兼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学科带头人董力杰,是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围产医学会委员,新生儿学组副组长,黑龙江省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小儿急救工作28年,开展高危儿的随访及早期干预工作19年,在急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生儿内科主任董力杰介绍说,“新生儿病情复杂变化快,经常出现各脏器功能衰竭危及患儿的生命,特别是早产儿并发症更多,常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治疗非常棘手,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科室先后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无创呼吸支持、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全自动换血治疗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连续腰穿治疗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整体护理及PICC技术的应用,严格的感染控制,使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大幅提高。目前0克左右的早产儿救治成功率已超过90%”。

除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更拥有一支医者父母心的医护团队,她们不是妈妈胜似妈妈无微不至的呵护着这些脆弱而幼小的生命,给予他们母亲般的关爱,守护着生命的第一个关口。(医务科宣传科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allyfashion.com/yzsx/12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