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医生要劝你戒烟

2021-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明辩针理呼吸健康科普,因专业而信赖!

病房常有吸烟的患者,李医生总是不厌其烦的劝其戒烟。有的人听进去了,有的人照样我行我素,因此反复住院。每次住院进来,我一看就知道又吸烟了。不管是肺结节、肺癌、肺炎、哮喘、COPD,生了病,尤其是肺病。还是戒烟吧,什么?你问为什么?好吧,李医生就不厌其烦,再说一遍......

一、吸烟与死亡风险

01

吸烟是美国主要的可预防死因。

吸烟每年导致美国超过48万人死亡。这几乎是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

每年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多于以下原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非法使用毒品

酒精

机动车受伤

与枪支有关的事件

美国公民过早死于吸烟的人数是美国所有战争中死亡人数的10倍。

02

吸烟导致所有肺癌死亡人数约占90%。每年死于肺癌的女性多于乳腺癌。

吸烟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80%人群死亡。

吸烟会增加男性和女性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

在美国,过去50年来吸烟导致死亡的风险在不断增加。

二、吸烟与健康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容易患心脏病,中风和肺癌。

吸烟会增加以下疾病发病风险:

冠心病的2-4倍1

中风2-4倍

男性患肺癌25倍

女性患肺癌25.7倍

吸烟导致人群健康状况下降,工作缺勤率增加,医疗保健利用率和成本增加。

三、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

吸烟者患心脏和血管(心血管疾病)的疾病风险更大。

吸烟导致中风和冠心病,这是美国主要的死因之一。

即使每天吸烟少于5支的人也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因为吸烟会损害血管,使其变厚并变窄。吸烟还可以让心脏跳得更快,血压升高,斑块更容易形成。从而引起冠心病和中风。

四、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可能会损害呼吸道和肺部的小气囊(肺泡),从而导致肺部疾病。

吸烟导致大多数肺癌病例。

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包括慢阻肺(COPD),其中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

如果你患有哮喘,烟草烟雾会引发急性发作或使急性发作更加恶化。

吸烟者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是非吸烟者的12至13倍。

五、吸烟与恶性肿瘤

吸烟几乎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引起癌症:

支气管和肺

结肠和直肠

白血病

膀胱

宫颈

食管

胰腺

肾和输尿管

喉咙和舌头

软腭和扁桃体

吸烟还会增加癌症患者和幸存者死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如果没有人吸烟,每三个癌症死亡中就有一个不会发生。

六、吸烟与其他健康风险

吸烟几乎对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害,并影响一个人的整体健康。

吸烟会使女性更难怀孕。它也会影响宝宝出生前后的健康状况。吸烟会增加以下风险:

早产(早)分娩

死产(出生前婴儿死亡)

低出生体重

婴儿猝死综合症(称为SIDS或婴儿床死亡)

宫外孕

婴儿的面部裂隙

吸烟也会影响男性的精子,这会降低生育能力,也会增加出生缺陷和流产的风险。

吸烟会影响骨骼健康。

生育年龄的女性吸烟的骨骼比从未吸烟的女性骨骼要弱。她们也有更大的骨折风险。

吸烟会影响牙齿和牙龈的健康,导致牙齿脱落。

吸烟会增加白内障的风险,引起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

吸烟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并且可能使其难以控制。

吸烟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30-40%。

吸烟还可以导致炎症和免疫功能下降!

七、戒烟可以降低疾病风险

讲到这里,有人会说了,反正已经吸烟了,回不了头了,就这样吧!可是,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吸烟者!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戒烟1年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急剧下降!

戒烟后2至5年内,中风的风险可能降至非吸烟者的相同!

戒烟使得口腔,喉咙,食道和膀胱癌的风险会在5年内下降一半!

戒烟十年后,死于肺癌的风险下降了一半!

最后还是要奉劝各位吸烟的朋友,要想身体好,戒烟很重要!早戒早好,晚戒晚好,不戒永远不好啊!

知识点!

1、吸烟的人死得早,死得快。

2、吸烟的人得癌症和心脑血管、呼吸疾病的风险远高于不吸烟者。

3、戒烟可以降低以上风险。

古人说,有两样东西是最好的灵丹妙药,一个是开心的笑容,一个是睡个好觉。你之所以觉得,时间一年比一年过得快,是因为时间对你一年比一年重要。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老是背着昨天会累坏了自己。能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明白。生命中,有许多你不想做却不能不做的事,这就是责任;生命中,有许多你想做却不能做的事,这就是命运。

把戒烟当成责任,摆脱吸烟的命运。

作者介绍

李明,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射频消融联合能量整合医学诊治肺癌及肺部结节疾病。完成大量肺癌肺结节射频消融手术,熟练掌握哮喘支气管镜热成形手术,肺气肿活瓣肺减容等介入诊疗技术。德国海德堡大学“高级支气管镜研修班”毕业。先后任上海市呼吸学会青年学组委员和上海市呼吸学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肿瘤微创和介入学组委员。主持和参与国自然及上海市科委和卫生局课题5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1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40分。担任多本SCI杂志审稿人。参编《呼吸介入诊疗新进展》等专著4部。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allyfashion.com/yzys/11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