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相亲大会年入百万被灭灯的女孩,透露

2021-9-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扁平疣医院地图 http://m.39.net/pf/a_8744653.html

言偃来源

精读(ID:jingdu)

无论何时,懂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余生。

在婚恋市场上,越优秀的人,就越受欢迎吗?

前阵子的一期《新相亲大会》,打脸了所有持肯定意见的人。

女嘉宾条靓盘顺,刚出场时,男嘉宾们兴趣十足,表现出的都是好感。

可随着女嘉宾的条件逐渐曝光,男嘉宾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女孩履历完美,从小成绩好,一路保送到浙江大学。

毕业后在上海从事金融行业,还创业当起了旅行博主、时尚博主。目前,年收入达到万。

谁知,这样的优质条件,不仅没给女孩加分,反而成了她的减分项。

即便女孩全程甜美微笑,谦逊有礼,还是被男嘉宾们贴上了“女强人”、“强势”等标签。

在他们眼里,不管女生真实性格如何,只要你年入百万,就必定不温柔,必定性格强势。

赤裸裸的偏见,让在场的张萌都看不下去,她问女嘉宾:“你的收入也蛮优越的,那你对男嘉宾的收入有没有要求或期待?”

女嘉宾表示:“我觉得收入比我低,不是一个问题。只要他有上进心,(是)潜力股。”

她的回答,并没有让男嘉宾满意,全场6位男嘉宾,5位都果断灭灯。

因为女孩过于优秀,所以男嘉宾选择灭灯,这画面真是太刺眼了。

让人欣慰的是,留灯的男嘉宾是位明白人,他表示:“凭什么一个男人年入百万,就是优质男性;而一个女性年入百万,就不优质?”

而那些灭灯人的心理,也被孟非一语道破:“不能接受比自己强的女性,其实就是因为内心不够自信。”

节目播出后,张萌也发文为女嘉宾抱不平:

“两性相处有多种模式,可以男强女弱,也可以势均力敌、齐头并进,甚至女强男弱。”

“女嘉宾不应该因为优秀被灭灯,所以,请优秀的女生尽情地优秀下去吧。”

的确,两性相处模式多样,但说到底,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那种。

那些男嘉宾接受不了女方收入比自己高,所以灭灯。站在他的立场,这其实没错,因为他不喜欢“女强男弱”。

而优秀的女嘉宾,当然更没错。

整件事最大的问题或许就出在,女孩走错了地方,找错了圈子。

试想,假如女嘉宾相亲对象都年入百万甚至更多,他们至于因为女嘉宾的收入就自惭形秽吗?

就像李彦宏不会因为妻子是“中科大少年班”毕业,而怕她太嫌弃;钱钟书也不会因为杨绛出名更早,而嫌弃她太成功。

《新相亲大会》这个被灭灯的女孩,其实透露了婚恋市场的残酷真相:

层次不同,不必强融。

古语也有云:夏虫不可语冰。

和不同层次的人待在一起,只剩别扭和尴尬。

最近,还有一个人“相亲”失败,其实也和“找错圈子”大有干系。

清华姚班出身,信息竞赛领域大神,先后任职摩根大通、谷歌,如今月入5万的张昆玮,因为一则征友信息,受到了全网嘲讽。

而被嘲讽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外表管理不过关。

有人光凭一则征友信息,就把他列为“普通且自信”的代表人物;

有人更是直接拿他的长相身材开喷,还推演出他“精神贫瘠”;

明明他征友条件只提了“希望姑娘愿意在山西晋中一带发展”。

可挡不住有人想象力丰富,断言他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对象,肯定是要求高,既要人家长得美又要人家有前途.....

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针对外貌的恶意攻击,和不知内情肆意揣测的“阴谋论”,居然受到最多人热捧。

无数人,你甚至不知道Ta是男是女,捧着“女权”的大旗,开始了一场针对张昆玮的讽刺大战。

可真正的女权,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种行为,和对女性bodyshame,外貌歧视,又有什么差别?

或许是网上的争议太大,张昆玮之后又发了一篇文章回应。

整篇内容有对过往的总结,也有对现状的思考,满屏都是真诚和礼貌。相比那些恶意评价,棋高不知几招。

有人说,张昆玮其实是最不适合在网上征友的一类人,因为“他的优点别人未必能感受到,缺点却一眼看穿”。

很赞同这个观点。

去年的CNNIC第45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超9亿,七成月收入不足元,八成学历在专科以下。

再加上,隔着匿名的网络,就事论事、理性思考本就是稀缺品,人性的恶会被放到最大。

于是,无数硬件条件不如他的人,一看到他的外貌,就像被戳中了G点:“终于找到堂堂正正羞辱你的理由了”。

在网上发帖的张昆玮,就像那个走错片场的女嘉宾,他们走进了不适合自己的圈子,想要融入,最后发现格格不入。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吵了一天,一人说3×8=24,另一个人说3×8=21,相争不下告到县衙。

县官听罢说:“把说三八二十四的那个人,拖出去打二十板!”

二十四的人不满:“明明是他蠢,为何打我?”

县官答:“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上一天,还说你不蠢?不打你打谁?”

永远不用跟不同层次的人解释你自己。

因为与层次不同的人争辩,是不会有结果的。

就像作家雾满拦江说的那个故事。

一位妈妈,带着未成年的女儿逛街。逛街回来,女儿画了幅《陪麻麻逛街》。

妈妈拿过女儿的画,瞪眼一看,顿时懵了:女儿的画上,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诱人的包包。

只有一根又一根的,奇怪的柱子……女儿画的是什么?

妈妈端详半晌,才突然醒过神来,女儿画的,是一条条人腿。

原来,女儿年幼,个头特矮,被母亲牵着手,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商厦车流。

她看到的只是无数条成年人的大腿,摆来动去地遮住视线。

不同人的层次,就像妈妈眼中的车水马龙,和女儿眼中的一条条人腿。

很多时候,各人看事情的角度和立场,其实无关对错,只和所处位置有关。

每个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看过的书不尽相同,你再怎么解释,对别人来说也不过是“狡辩”、“谬论”。

正所谓:“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你的人,不值得解释。”

与其费尽心机向别人解释自己,不如找到那些志同道合之人,好好相处。

越长大你越会懂得,有些话只有说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

有位高中生,在知乎上提了个问题:“跟不同层次(经历,学历,眼界啊等等)的人能够成为朋友吗?”

题主因为中考失利,读了不太好的高中,周围同学大多懒散消极,题主成了异类。

本只是过得去的成绩,成了同学眼里的“嘚瑟”、“装”;

跟同学聊不来他们关心的衣服、鞋子,还会被骂“傻”;

甚至谦虚待人,也能换来别人的一脸嫌恶......

渐渐地,题主从一个阳光开朗的逗比,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他不知道要不要多跟同学吃吃玩玩,争取融入身边圈子。

答主

安然若枫的回复,收到了最多点赞:

跟不同“层次”的人可以混在一起,但是没必要混在一起。

所谓“混在一起”,是要彼此融入对方的圈子,势必要花费心力和时间。

而花费这些,总要有所图:或是心情的愉悦,或是孤独感的消除,或是人际关系的扩展。

如果付出心力和时间却注定无所收获,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混在一起”?

是啊,就像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层次不同,真的不必刻意相融。

圈子效应里说:待在不求上进圈子,甚至盲目合群,即便你很有潜力,也会让你渐渐怀疑自己想法,开始低就他们层次,最后也对他们观念深信不疑。

环境可以推动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推动毁灭一个人。如果身陷不良圈子,就会“近墨者黑”。

懂得主动屏蔽不良圈子的影响,远离低层次的圈子,才能更快找到气味相投的圈子。

作家廖一梅曾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无论何时,懂你的人,才配得上你的余生。

*作者:言偃,精读主创,个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allyfashion.com/yzyy/11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